“基层立法联系点始终敞开大门,欢迎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立法,共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宽广。”1月16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来自猎德街道基层立法联络站的省人大代表刘涛,给大家分享了两个故事——
2024年,在制定《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过程中,一位来自香港的年轻创业者,希望有一本专门教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的政策指导手册,最终,他的期待成为了条例中的一项条款。同样,在制定《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过程中,一位科技工作者反映预算问题,条例作出回应,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让科技研究人员不再担忧短期经费问题,可以更加专注于长期的研究目标。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不仅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工作机制,也为群众有序参与立法提供了现实有效途径,被群众形象地称为立法的“直通车”。正如两个故事所生动揭示的,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可以“原汁原味”反馈给立法机关,有益的建议还能体现在法律法规中。2024年,广东共审议法规、决定24件,通过18件,其中通过各立法联系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100多条,让每一部法律、法规都满载着民意。
在此过程中,“民意寓于立法,立法顺应民意”的实践理念,也让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触手可及。截至目前,广东已经设立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和56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单位,包括了在地域、行业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单位。省人大不断拓宽群众参与立法渠道,打通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最后一公里”,有力证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猎德街道基层立法联络站的故事,只是省人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冰山一角。在全省各地,还密布着很多代表联络站、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等,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同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静态基层单元。目前全省还拥有3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1.2万多个网上代表联络站、200多个网上基层立法联系点、34个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人大代表全天候在线履职成为常态、人大工作线上线下融合发力成为常态、社会公众有序参与人大工作成为常态,每一个小单元都成为听民意、汇民声的重要窗口。
基层群众的意见是高质量立法的“源头活水”。经常听一听群众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意见,通过“最小单元”以“小切口”推进“社会大治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今年的《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工作基层联系点、代表联络站共建共用、融合发展,更好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阵地作用”。在深化代表工作上加力提效,进一步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将更好把基层单元打造成群众身边的“民意窗”“连心桥”“直通车”。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谢希瑶、王雨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 [详情]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 [详情]
“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 [详情]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 [详情]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为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军 [详情]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10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 [详情]
国庆前夕,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高铁广东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 [详情]
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搞好服务,特别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