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这是党中央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增强宏观经济分析能力、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提升政府宏观管理水平、防范化解经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资产负债表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资产、负债总量及结构的核算表,也是分析经济、识别和防范风险、稳定金融的重要方法。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和负债的存量分析为主,提供了从企业、居民等微观层面分析宏观经济的新视角,与国内生产总值等传统流量分析形成互补认识,更容易透视国家经济增长“累积效应”。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有利于揭示主要经济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展现国民财富及其部门分布状况信息,为科学调整和优化国家资产负债结构和各部门经济结构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把经济增量分析与存量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准确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时效性;有利于准确刻画全国、地方和各部门的资产负债状况,评估偿债能力,反映结构性矛盾及宏观风险的累积,为科学调整杠杆、识别潜在风险储备政策工具。
依据联合国等五大国际组织发布的《国民账户体系2008》,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编制了国家资产负债表,普遍认为资产负债表的功能作用不局限于传统的统计与核算,还具有较强的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功能。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这一重要改革任务,目的是摸清国家的“家底”,进而对国民经济状况作出更全面的判断和分析。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方案》,自2018年起,国家统计局连续编制年度全国资产负债表。虽然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不断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但实践中资产负债表时效不能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运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尚不够充分,资产负债表尚未充分参与决策和有效发挥作用。
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资产负债表的监测、预警、管理功能。一是全面提高资产负债表编制质量。建立系统全面的资产负债统计数据库,提高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时效性,构建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体系。二是加强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注重资产负债表流量指标、存量指标的衔接,为监测、预警宏观经济运行,参与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挖掘和拓展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功能。研究利用资产负债表对不同部门的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进行协调,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增加资产负债相关指标的可行性,不断完善管理原则、目标、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效用。
下一篇:深刻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意义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谢希瑶、王雨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 [详情]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 [详情]
“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 [详情]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 [详情]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为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军 [详情]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10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 [详情]
国庆前夕,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高铁广东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 [详情]
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搞好服务,特别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