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夏天文博有多“热”?“文物里的中国”圈粉800万中小学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客如潮,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系列主题夏令营如火如荼,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上海博物馆暑期增设夜场……这个暑假,“文博游学热”席卷神州大地。和线下参加游学不同的是,近800万青少年选择以“在线云游”的方式,通过“文物里的中国”云游博物馆系列直播,实现了足不出户走近文物。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文物里的中国”系列文化活动自6月启动至今,已带领广大青少年云游了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在内的8家博物馆,直播讲解文物近300件,让数百万青少年领略文物之美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同期上线的一款汇集了多地博物馆国宝级文物的答题游戏——文物知识挑战赛,也吸引了数万用户答题,人均答题量高达千余道。
“贾湖骨笛”为何能改写中国音乐史?“后母戊鼎”为何更名?精美绝伦的“四羊方尊”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马踏飞燕”为何能够单足站立而不倒?文物国宝与其背后的知识,在“文物里的中国”都有答案。
在“云游博物馆”系列活动中,各博物馆金牌讲解员作为“文物星推官”,为孩子们推介、讲解珍贵文物,希望学优秀主讲教师作为“文脉传承官”,为孩子们补充文物背后所蕴含的各学科知识点。双方携手,共同带领孩子们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增强孩子们的文化底蕴。
目之所及皆是教科书里的“国宝”,足不出户就能增长见识。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在收看直播后受到激发,开始主动探究文物故事及其背后的知识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改写中国人工冶铁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剑”的剑是哪把剑?塑绘结合的典范“唐三彩”,其中的“三彩”主要指的是哪些颜色?“举案齐眉”中的“案”是哪一种类型的家具?
在“云游博物馆”系列直播刷爆学生和家长朋友圈的同时,“文物里的中国”系列文化活动的另一个板块——“文物知识挑战赛”趣味答题活动在希望学APP中一经上线,便迅速在学生和家长之间蹿红。
据悉,“文物知识挑战赛”趣味答题活动的题目均来自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每一道题聚焦一件重要文物及其独特价值,通过限时答题的方式,以赛促学,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学习了解文物知识,扩大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
答题、挖宝、集卡,青少年们在各类文博知识中兴奋地“挖呀挖呀挖”。据统计,“文物知识挑战赛”自上线以来吸引了数万用户热情答题,人均答题量高达千余道。参与答题的高中生梓浩兴奋表示,“挑战赛中每一道题所选择的文物均来头不小,它们大多是来自重量级的博物馆的国宝级、镇馆级文物,有些甚至是国家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而且出题的角度也很新颖,能够以点带面帮助我们梳理文物价值,补充文史知识。”
很多博物馆从业人员也变成了这一趣味答题活动的深度用户。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小曹介绍,“把这套题答溜了,基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点也掌握了。”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谢希瑶、王雨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 [详情]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 [详情]
“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 [详情]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 [详情]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为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军 [详情]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10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 [详情]
国庆前夕,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高铁广东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 [详情]
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搞好服务,特别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