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可以穿过历史的长河,描摹人类的过去,呈现文明发展交融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考古成果的丰富,人们对考古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从1990年开始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经走过30多年。时至今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考古发现不再只是学术成果,而是能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带动文化与旅游融合。考古发现和城市发展是什么关系?考古发现会影响城市建设吗?事实证明,考古发现可以配合城市建设,培育文化品牌,助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位于湖北云梦县城关镇的郑家湖墓地,就是为配合云梦县市政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云梦县博物馆联合发掘的。陕西围绕历届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建立了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石峁考古遗址公园等,让人们近距离感受考古成果,加深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带动了当地旅游发展,目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已开工建设。
不仅如此,考古的成果和价值,也越来越频繁地走进日常生活,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等单位借助“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等,让考古为更多人所了解、认知。举办展览、开发文创、开展活动……各地博物馆创新表达方式,注重转化利用,设计开发冰箱贴、文具等丰富的文创产品,传播历史文化。不少考古遗址地也积极创新,使用新技术方式,丰富展示展览手段,开展研学等活动,让人们在沉浸式、互动式的体验中,了解专业的考古工作,进而更深刻地认知中华文明的进程。此外,各地还推出了纪录片、电视节目等文艺作品,进一步活化考古成果,助推考古从小众走向大众。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融入时代、融入生活,考古工作丰富着历史文化内涵,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持续焕发新的光彩。
《人民日报》(2022年04月01日第12版)
上一篇: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亮相国博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谢希瑶、王雨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发布 [详情]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 [详情]
“认识反腐败斗争,一定要有历史眼光、战略高度,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 [详情]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中共中央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 [详情]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为全面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依法治军 [详情]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10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 [详情]
国庆前夕,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高铁广东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 [详情]
社区工作根本上是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生活,关键是搞好服务,特别是 [详情]